「数字脉搏」全站动态速递‌ (涵盖技术、营销、行业等多维度内容)

金融行业如何借力鸿蒙原生开发:构建高安全、全场景金融服务生态

发布时间:2025-10-26 浏览数:29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金融行业正积极拥抱鸿蒙生态,借助鸿蒙原生开发构建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新范式。目前已有超过800款金融应用及元服务上架原生鸿蒙应用市场,国有六大行及主要股份制银行、头部证券机构均已率先布局,共同探索全场景时代金融服务创新路径 
 

一、鸿蒙原生安全架构: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金融安全是金融行业的生命线,鸿蒙原生开发通过全新的​​星盾安全架构​​,重新构建了操作系统的安全体系与秩序,实现了从系统底层到应用层的多重防护 
 
。这一架构基于鸿蒙内核及安全根技术,从系统层、框架层、应用层分层分级全方位构建完整的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 
 
具体而言,华为通过HarmonyOS SDK向应用开发者开放了多种安全能力。金融机构可借助​​设备安全服务​​实现对活体检测的摄像头图像与地理位置数据的防篡改,有效防止伪造人脸或篡改地理位置等风险交易 
 
。以建行手机银行为例,其通过接入安全摄像头大大提升了人脸识别服务的安全性,同时可信TEE数据安全服务可有效防止本地敏感信息泄露风险 
 
在身份认证环节,原生鸿蒙实现了​​国产化本地免密能力闭环​​,包括本地免密SDK、安全摄像头SDK、数字签名SDK在内的四个闭源库均已完成鸿蒙化,有效平衡安全与便捷双重需求 
 
。宁波银行已将此能力应用于用户身份登录和转账交易环节,保证认证/交易环节不会被非法用户通过AI人像模拟及数据篡改 
 
鸿蒙原生安全架构: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二、全场景金融服务:打破设备边界实现无缝体验

鸿蒙原生开发的分布式特性使金融服务能够自由流转 across 不同设备,为用户提供连续一致的全场景体验。基于HarmonyOS NEXT“​​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能力,金融机构可大幅降低多设备适配工作量,让用户在不同设备上获得一致体验 
 

1. 跨设备无缝流转

金融应用可利用原生鸿蒙的​​分布式特性​​支持自选股和个股详情页的跨设备自由流转,提供手机端与大屏设备间的无缝迁移 
 
。例如,国泰君安君弘App已实现这一功能,用户可在手机和平板之间无缝切换交易界面,确保投资决策不中断 
 

2. 服务卡片与实况窗

鸿蒙原生开发提供的​​服务卡片​​和​​实况窗​​功能,让用户无需打开App即可获取关键金融信息。邮储银行手机银行支持服务卡片,用户无需启动APP即可浏览关注的投资理财产品;交通银行手机银行则通过实况窗向客户实时展示服务提醒、基金走势等内容 
 
。这些功能大大简化了用户操作路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可达性。

3. 多端协同与场景智能

工商银行正基于华为“1+8+N”的全场景战略,探索实现金融服务在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缝流转,将金融服务融入运动、出行、生活等更多场景 
 
。邮储银行则计划探索穿戴设备、车机、智能家居等多终端协同,未来甚至希望打通自助设备,高柜低柜、展业Pad、客户手机之间的四端协同。
全场景金融服务:打破设备边界实现无缝体验

三、智能交互体验:革新金融服务模式

原生鸿蒙的AI能力为金融服务带来了更自然的交互方式。通过​​意图框架​​和​​盘古大模型​​能力,用户无需打开应用,只需与AI助手“小艺”进行语音互动或者指关节圈选转账信息,就能完成转账操作 
 
建行手机银行深度融合鸿蒙原生智能,用户只需通过智慧助手“小艺”就能一句话唤起余额查询功能;当需要付款时,在系统搜索栏直接搜索“付款码”,就能快速打开手机银行付款码,免去了“打开App-寻找功能”的繁琐步骤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艺可以结合用户所在场景提供智能化服务推荐,如当用户临近医院时推荐医保电子凭证,临近建行网点时推荐特色网点服务 
 
广发证券则将原生鸿蒙的智能能力与券商专业服务相结合,通过识屏对话、拖拽提问等交互模式,为小白用户入门资本市场提供便利,真正实现了​​普惠金融​​ 
 
。这种智能化的交互方式不仅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也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智能交互体验:革新金融服务模式

四、实施路径与生态共建

金融机构拥抱鸿蒙原生开发已成为行业趋势,其实施路径可总结为“​​重点突破,分步推进​​”。从实践来看,交通银行率先实现了iOS、Android、HarmonyOS NEXT三大操作系统应用版本的同频迭代 
 
。北京银行则采取“矩阵式”协同联动策略,旗下京彩生活、掌上京彩、北京银行小巨人、京行企业银行均已上架原生鸿蒙应用市场 
 
对于开发效率,原生鸿蒙“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能力显著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适配成本。北京银行透露,其鸿蒙原生版“京彩生活”在启动时间比原来缩短20%、占用内存减少30%、平均帧率提升18%的同时,开发环节的代码量还减少了20% 
 
生态共建是鸿蒙生态繁荣的关键。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鸿蒙原生证券行业“样板间”,涵盖证券开户、网上营业厅、理财商城和营销运营等多场景,实现重点高频场景的100%原生鸿蒙化 
 
。目前已有30余家券商接洽使用这一样板间,大大降低了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门槛 
 
实施路径与生态共建

总结

鸿蒙原生开发为金融行业构建高安全、全场景金融服务生态提供了坚实技术基础。通过星盾安全架构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借助分布式能力实现跨设备无缝体验,结合AI技术革新智能交互,金融行业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随着2025年起华为手机、平板、穿戴等智能终端新品将全部搭载原生鸿蒙操作系统,金融机构应把握机遇,积极推进鸿蒙APP开发,打造更加智能、安全、便捷的全场景金融服务,引领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浪潮。

常见问题解答

​1、金融机构开发鸿蒙原生应用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鸿蒙原生应用可帮助金融机构构建全场景多设备下可信任的用户体验,借助分布式能力实现服务无缝流转,通过星盾安全架构增强风控水平,同时利用原生智能提升交互体验。目前已有超过800款金融应用上架鸿蒙应用市场,包括国有大行和头部券商 
 
​2、鸿蒙原生开发如何保障金融交易安全?​
鸿蒙通过星盾安全架构从系统底层构建安全防线,提供设备安全服务、安全摄像头、可信执行环境等多项安全能力,防止数据篡改和交易风险。例如,宁波银行借助TEE安全区保证认证环节数据真实可信 
 
​3、现有金融应用迁移到鸿蒙平台的工作量大吗?​
原生鸿蒙支持“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可显著降低适配工作量。北京银行案例显示,其鸿蒙原生应用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代码量减少了20%。行业样板间和开发工具链的完善也进一步降低了迁移门槛 
 
​4、鸿蒙在金融场景有哪些独特优势?​
鸿蒙的分布式能力支持金融服务跨设备无缝流转,实况窗和服务卡片实现信息直达用户,AI助手支持智能交互。这些特性使金融服务可嵌入各类生活场景,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5、中小型金融机构如何应对鸿蒙生态建设?​
中小机构可借助行业样板间和成熟解决方案快速切入,优先开发核心功能模块,分阶段推进鸿蒙化。目前已有多种开源技术和适配工具可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 
 
留言咨询

提交